至正十五年,三月三十。
江都军双虎同时娶妻,婚礼由楚王和楚王妃亲自主持。
江都府大街上,到处洋溢着喜庆之色。
乱世时期,人们都崇拜强者。
常遇春和卞元亨虽然官职不是最高,却是江都军最勇猛的两名战将,所以一向为江都百姓们所敬慕。
参加婚礼的人并不多,因为是两家共同举办婚礼,所以双方商议之后,决定各发出五十份婚帖。
然而常遇春没什么亲戚,蓝香玉也没有娘家人。
常遇春除了将十几份婚帖送给军中好友外,剩下的三十多张婚帖竟不知发给谁。
后来蓝玉要了十几张,发给了他的一些国子监同窗。蓝香玉找上秦苓思,让她帮忙解决掉剩下的婚帖。
卞家的情况与常家正相反。
卞府家大业大,自从卞元亨归附江都军后,家业更加兴盛,一些同族之人也纷纷来投奔。
五十张婚帖根本不够分,最后卞英好一番权衡,才总算将婚帖都发了出去。
婚礼从下午未时开始,午时中旬,便有婚客持帖而来。
军事学院门外,卞家和常家接待婚客的情形也截然不同。
卞家派出几名执事,在门口摆上了桌椅,凡是有婚客过来,都会将礼物登记在册,并且高声喊出来。
常家只有蓝玉一人,搬了张椅子坐在卞家人旁边,又在椅子旁边放了一个大箩筐。
只要有常家邀请的婚客过来,蓝玉也就瞥一眼帖子,然后指了指大箩筐,让对方把礼物丢进去,就可以进去了!
两家迥异的风格,形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卞府执事甚至低声议论,暗暗笑话常家人不知礼仪。
蓝玉毫不在意,待婚客到齐,直接扛着大箩筐就进去了。
跟他一起进去的还有两名少年。
一人是韩林儿,一人是胡小宝,他们都是蓝玉邀请的客人。
其实常遇春也邀请了猴子、李二等人,按理来说,韩林儿和胡小宝应该跟着大人一起来。
不过两名少年接到蓝玉请帖后,都十分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出门时还特意跟家里大人分开走。
胡小宝一边走,一边低声道:“蓝哥儿,那些卞府人刚才在笑话你!”
蓝玉撇了撇嘴,道:“管他们呢!”
韩林儿哼了一声,道:“这些人就是狗眼看人低,只知道装点门面和排场,小宝,你以后可别学他们!”
胡小宝愣道:“林哥儿,什么叫排场?”
韩林儿翻了翻白眼,道:“连这都不知道,亏你平日还抱着书死读!”
胡小宝嘟囔道:“书上没有写这些!”
韩林儿看了蓝玉一眼,笑道:“蓝哥儿,你知道吗?”
蓝玉懒洋洋道:“不知道,没兴趣。”
韩林儿讨了个没趣,不吭声了。
没一会,三人来到后宅一辆马车前,蓝玉将礼物都塞入马车内,拍了拍手,道:“搞定。走,我带你们去吃东西。”
婚宴还没开始,大堂也还没有上菜,三人悄悄跑到厨房偷吃。
厨房内香气扑鼻,雾气腾腾,厨丁们只顾着忙碌,也没人理会他们。
三人偷吃了没一会,蓝香玉派人过来把蓝玉叫了过去,韩林儿和胡小宝也只好回到李二等人身边。
没过多久,终于到了未时,鼓声响起,良辰吉日到了。
一片锣鼓欢庆声之中,常遇春和卞元亨各带着一名新娘来到正厅。
厅内早已坐满了宾客,张阳泉和秦苓君高坐上首,卞英夫妻坐在两人旁边。
两队新人来到厅堂,在司仪喊声中先拜天地,再拜君,接着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
婚礼结束后,秦苓君招呼两名新娘和其他女眷们去了后堂,张阳泉陪着两名新郎喝酒用宴。
酒过三巡,张阳泉离席而起,先行离开,他在此处,众人毕竟很难放开。
他一走,婚宴果然热闹起来,众人喝酒猜拳,闹哄哄一片。
到了亥时末,婚宴终于结束,常遇春和卞元亨各自带着媳妇返回府邸,洞房花烛。
次日上午,耿三早早来到王府。
通报之后,进入书房,拱手道:“大王,末将昨日试过了,新火炮比旧火炮威力强多了,并无大的毛病!”
张阳泉靠在椅背上,道:“这么说来,你没有发现什么缺陷了?”
耿三忙道:“大的缺陷没有,就是装火炮有点麻烦,末将就想,如果能从后面装炮弹,也许会方便许多!”
张阳泉目光一亮,紧紧盯着他。
耿三还以为说错了话,忙道:“末将只是随便说说……”
张阳泉抬手道:“不,你这个想法很不错,不必顾虑,除了装填问题,你还发现别的问题没有?”
耿三摇头道:“没有了。”
顿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道:“大王,您这么快就将新火炮列装,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张阳泉笑道:“伱想打仗吗?”
耿三毫不犹豫道:“想啊!”
张阳泉笑了笑,朝一名亲卫吩咐道:“你去把常遇春将军叫过来!”
亲卫应诺一声离开。
大约两刻钟后,常遇春大步来到书房,拱手道:“末将常遇春,拜见大王!”
张阳泉抬头看着他,缓缓道:“常将军,你昨日刚刚大婚,我本不想打扰你们夫妻的蜜月期,只不过有件事又非你不可……”
常遇春大声道:“大王只管吩咐,末将万死不辞!”
“很好。”张阳泉叉着双手,抬头问道:“你在倭国待过几个月吧,你觉得倭人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