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行礼道:“陛下圣明,大唐必胜!”
虽然,也有朝臣心中有不宜开战的想法,但此刻人家都打到脸上来了,这还能忍气吞声?
因此,这次宣战额外的顺利,没有人劝阻。
随着朝会散去。
宣战诏书正式生效,意味着大唐正式向突厥开战,大唐也将进入全面备战,所有机构都必须积极配合。
长安的驿夫将《讨突厥诏》,通过一千多个的驿舍,传遍全国三百六十五州,一千多县,要让整个全国百姓都知道,大唐对突厥开战。
而另一边,李世民脚步匆忙的来到了御书房,将暗卫所传来的消息查看起了起来。
之所以匆忙,是因为李世民看到暴涨模拟器中,有一特殊的事件。
【事件:燕王李佑发明水溶质青霉素,可拯救伤病,避免感染死亡,国力值增加2000】
他皱着眉头,很是不解这个‘水溶质青霉素’是个什么东西,竟然能够增加2000的国力值?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朕的工坊一天能够挣一万贯,都没能让国力值增长这么多!
这要是让朕来整,那要是翻个好几倍,这还得了?
想到这,李世民哪里还能坐得住。
他仔仔细细的产看起了李佑的所作所为。
【十月二十八。狼烟四起···】
这一段,李世民直接略过,毕竟这逆子全程都只是做吉祥物,没什么好看的。
【昝校尉浑身浴血,遍体鳞伤,待抬到营地,让大夫查看之时,大夫接连摇头,称昝校尉最致命的便是胸口的箭,血流还止,性命危在旦夕,直言让昝校尉交代遗言。】
李世民看着接连点头,这个昝君谟有勇有谋,忠勇过人,将来也必定是一方大将。
只是这逆子是怎么救他的?
难道是水溶质青霉素?
带着疑惑,他继续看下去。
【殿下和薛大鼎一众人前来安抚,见此情形,众人悲痛,唯独殿下眉头紧锁,言有办法救治昝校尉。】
【众人皆惊问,殿下何处学来的医术,殿下含糊其辞,直言眼下性命攸关。众人便不再追究,只死马当做活马医,大夫以及昝君谟皆同意。】
看到这,李世民眉头紧锁,这逆子会医术?
谁人教导他的呢?
医术在百家争鸣之前属于官,阶层是‘士’,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医术就属于工,属于技类,被认为是“小术”,‘医卜相,皆为方技。’医生甚至受到歧视。
孙思邈为唐朝有名的进士,因为医术闻名而被变为技流,没能做官。
因此,李世民可以肯定,国子监绝对不不会有人教医术。
那是谁教他的呢?
带着疑惑他继续看了下去。
【殿下以匕首切开伤口,拔出箭头,寻得出血点,铁镊夹出静脉,以羊肠线捆扎缝合,又将伤口缝合,似缝衣一般熟练。】
【一旁大夫高呼,皆满脸震惊,天底下竟然这种办法!】
看到这,李世民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他带领打仗时,拔箭这种事见得多了,哪怕是跟随行军几十年的军医都不敢保证自己能有十成的把握救人性命。
这逆子竟然敢称自己有办法,还成功了。
而且是看大夫的反应,这逆子的医术似乎非同凡响!?
朕以为这逆子骂人是一流,没想到医术竟然能让军医也心服口服。
怎的如此奇怪?
带着无数的疑惑,李世民继续看下去。
【但大夫把脉过后,确实接连摇头,称外邪入体,伤口必定生疮腐烂,无药可救,问殿下可有良药?】
【殿下直言有!】
【大夫闻知惊呼不以,大战战死者虽多,但活下来的更多是死于风邪入体,伤口糜烂,高热不退而死。】
外邪入体···
看道这四个字,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打完仗,他听得最多的就是外邪入体。
有的士兵来被开膛破肚都活了下来,可却因为外邪入体,伤口糜烂而死。
甚至有的士卒划破不到一寸的伤口,就外邪入体,然后就死了,真是让人无语至极。
因为这个外邪,重者过不了今夜,轻者过不了十天,不知死了多少士兵。
古代打仗,往往用的是铁制的兵器,有的时候还会加上金汁。
一箭下去,不仅有可能造成敌人破伤风,更有可能造成细菌感染。
因此战后,往往都会掩埋尸体。
而治疗的办法是用上烧红的洛铁,烫伤口,几百度的高温不仅杀菌,还能有效的愈合伤口。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会被外邪侵入人体,不得不砍掉手脚,而无法砍掉的部位,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死亡。
一场仗打下来,死的人往往很少,但造成残疾的却很多。
李世民感慨片刻,转头想到,难道说着逆子能够制作出治疗外邪入体的良药!?
【殿下令彭通磨黄豆以作药···,空心银针做的针筒,将水溶质青霉素用手腕皮试,无不良反应后,再打入了人体。】
李世民懵了,黄豆不是用来做豆腐的么,怎么也能做药!?
虽然这名字听起来不明觉厉,不像是正常草药和矿物的名字。
而且但这做法,朕怎么越看越像是绿毛豆腐水呢?
这玩意真的能治病!?
怎么感觉在骗人呢?
李世民有些懵,但转念一想,这逆子虽然性格顽劣,但昝君谟在他身边已久,他应当不会拿身边人的性命开玩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