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到这,眼睛都直了,满脸的诧异,良久没有反应过来。
朕倒要看看这些究竟好在哪里。
待回过神之后,他不由的咽了口口水,小心的看了起来,生怕漏掉一个字。
【燕王殿下全城通告之后,产品展会再次举行,此次来人众多,不少小商小贩皆心动不已,到展会结束,共有二十位商人同王府签订契约,购买三千坛酒,五千余斤糖果,按照契约共挣了三十四万贯有余······。】
看到这,李世民瞪大了眼,刚才还有些不太相信,现在这是暗卫传来的消息,这不可能骗他。
“一天就能挣三十四万贯,这实在是太暴利了,难怪世家不断上奏。”
不行,得赶紧将禁酒令给想办法弄掉,然后建设出酒窖,卖酒。
不过他想到了什么说道:“制酒都没有两千五百的国力值,这些技术竟然能够增加这么多?”
【众家臣闻言,面露狂喜,并议扩建酒窖,否则无法供应。】
李世民砸了砸舌,眼神中有些羡慕,有些酸溜溜的说道:“生意这么好,还要扩建,当真是不得了。”
【而殿下似乎有心事,并未露出狂喜,只是傍晚看过众多工坊后嗅到化肥工坊臭味,言:“当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是什么东西?”李世民看的一脸懵逼,怎么挣了这么多钱还不开心?
【翌日,商人带着钱来王府履行契约,所带铜钱甚多,殿下问为何不采用白银和布金来进行交付。】
【薛刺史言白银容易参锡铅,以次充好,而布腐坏虫蛀,所以多以铜来交易。】
【殿下见这王府来往商人众多,哄闹不已,便言当建立一个专门交易的交易所,以管理这等交易事情。】
对于雇人来数钱,商人吵闹,李世民只想说,如果可以的话让朕的国库吵闹些,朕不介意的。
【薛大鼎则言,交易所确实应当建立,但当务之急应该先建造学堂,将钱花在学堂之上。】
【殿下不解,问这建造为何不能同时建造学堂,耗费似乎并不多。】
【薛刺史言,至少要耗费八九万贯。】
【殿下不解这为何要花费这么多?】
【薛刺史解释,这一千人学堂至少要一千本书,这一本《说文解字》就要三十万贯,这建设好学堂耗费八九万贯是十分正常的。】
李世民看到这,心中盘算了起来,耗费具体的支出他并不是很清楚。
但皇宫中有国子监和太医署,这两个机构虽然人数没有李佑的多,但耗费可不止八九万。
百官学子的读书和治病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省钱的。
【殿下很是不解询问,难道没有用到印刷?】
【薛刺史问殿下所说的印刷可是雕版印刷,并谏言要是嫌贵,可以让之前购买的造纸的工坊进行雕版印刷以节省开支。】
【殿下言摇头,说自己有办法改良雕版印刷术。】
李世民正坐起来,这莫非就是要改成铅活字印刷?
【随后领着薛刺史来到了之前造纸的工坊,一番交谈之后,得知了造纸工坊的大概情况,并询问可有雕版,是什么样子?】
【应殿下要求,吴老找来了两块废弃的雕版,并告知雕版的用处。】
【殿下了解过后,言明这雕版的缺陷,一是不够灵活每一页都要新的雕版耗费巨大,二是雕版只要坏了几个字就要重新雕刻。】
李世民闻言连连点头,他对于接触雕版还是比较少的,但经过这么简单的描述大概知道这雕版的缺陷。
【殿下思索过后让人准备铅锡,烧起炉子,并且想到了活字印刷的办法,直言只要几套字模就能印刷成千上万本书。】
李世民当即就坐不住了,拿起了一旁的铅制的字模,两眼放光,手指捏的发白。
“这就是铅活字的字模?只要有几套那就能拼出文章,再也不用重新雕刻?这般想法当真是巧夺天工!”
纵使不用看,他已经明白这铅活字的用法,这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官印的用法么?
但他随后又想到了什么:“这么一来的话,那书本岂不是更加的便宜了?那又会诞生多少人杰呢?大唐当昌盛!!”
天下读书人多了,那人才出现将会增加,李世民明白了为什么铅活字印刷会有这么高的国力值了。
【众家臣惊叹不已,准备开始制作字模,殿下言能否制作成只有五毫米的小字,众人商讨过后觉得可以,只是由于字模太小,要寻找雕刻师傅。】
【殿下建议可以以专门的字号来标识不同的字模,同时应当在在书页上写下页码,并在目录上记录,这样便能迅速找到。】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铅活字印刷术确实不错,只不过有时候也需要大小不同的字,不过页码??
他继续看了下去,原来是标识的数字,虽然不起眼,但加上去确实好用,尤其是在寻找的时候。
【殿下再言,除了页码还要有标点符号,拼音。】
“标点符号,拼音还有页码?”李世民正了正脸色,这几样东西同样增加了两千五的国力值,倒要看看有什么神奇之处。
【众人不解,何为标点符号。】
【殿下写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并问是什么意思。】
【众家臣断句出了四个意思。】
【薛刺史言,这断句不同,意思便不同。若是语气也不同,那意思就更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