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考题(第三更!)
按照常理,以及下面人的诸多猜测,天子这第一次授课,大概率会讲华夷大防,毕竟现在整个大明的重心都是在如何扩军备战。
但朱肆为什么选择“度支”也就是会计的记账方式呢,相当大一部分原因现在明清交战势同水火,不死不休,那种华夷大防的政治动员没有多少必要了。
大家的士气、怒气都已经拉满了,用不着在做什么政治动员了。
而将阿拉伯数字普及,将更加科学的记账方式普及,让大明整个测算体系更加完善,让他能更精准有效的摸清大明的家底才是当务之急。
这也关系到大明以后的收税能力,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怎么重视也不过分。
好在方中通接触过阿拉伯数字,朱肆只要稍微提示,便能运转如一,已经开始在国子监的教授阿拉伯数字了。
这玩意简单易懂,再笨的人,只要有点底子,一两天便能记住了。
朱肆进入国子监准备授课的时候,意外的碰到了一个人,马吉翔。
此人被朱肆一纸诏书清退出内阁,担任一个商务院的闲职后,没有丝毫的怨望,更是坚决贯彻了朱肆一切旨意。
朱肆重工,马吉翔便亲自去天工院请几个大匠给自己的几个尚且年幼儿子,做老师。
那种拜师磕头,一辈子利益绑定的师徒关系。
朱肆重商,马吉翔便折节下交,屡屡宴请当地豪商,三五成群,呼朋唤友。
马吉翔一个做过大学士,当朝阁老的人,能如此拉的下脸来,也叫人叹为观止。
这人如此做派,自然是媚上,但是舔到这个地步,让朱肆也不得不对他脸色稍缓。
这番不要脸的功夫,难怪在南明那种时局都能到权臣。
同时将晋王和永历帝都添的舒舒服服,引为心腹,自然是有两把刷子。
而今天听闻朱肆要来国子监讲课,他也是苦苦哀求王夫之,恩准他能在这里旁听。
把王夫之夸的如同孔圣在世一般,竟然也被王夫之同意了,可见其人功夫之深。
难怪历史上像他这种谗臣都能混的好。
朱肆要不是知道历史上这人是什么东西,一定会觉得此人赤胆忠心。
国子监的学生昨天听闻天子要来授课,十分的激动。
学子多数是吏员和商人,想法十分的简单,天子讲什么根本不要紧,重要的是经过这堂课后,他们便可以堂而皇之的自称天子门生,为自己的身份镀金。
但是半个时辰前,他们骤然听闻皇帝上这第一堂课是度支,居然是如此专业的学问,不由大为震惊。
到此学习的除了那些功勋之后,大多是当朝的吏员和商人,对于记账的手法怎么可能不熟悉。
天子固然于治国和治军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这种专业性的东西,稍微一点纰漏就是南辕北辙。
万一天子说错了,他们是勇于指出错误呢?
还是将错就错,以后大明就按陛下那套计算?
大家愁眉苦辗,十分焦虑。
马吉翔站在学生中,自然察觉到了这种焦虑,立马站出来化解道:“天子高屋建瓴,自然是总领提纲,你们大多是胥吏和商人,对于数字打交道的比较的多。天子讲授度支,不过是为了让你们重视此道,勿要辜负了天子一片信任。”
学子们听完顿时松了口气。
天子随便讲讲,大家也其乐融融。
谭成被封为涪陵伯,自然有资格来到国子监读书,对于这种勋贵,朝廷再穷,也会保证他们的体面。
天子他从来没见过,但是刘伯父,刘体纯对天子那么推崇,想来也是英雄盖世,对于立志报国的谭成来说自然也很希望见到天子。
所以他今天也是早早的起来占座,他身份尊贵,又是小孩,自然没有人跟他争,被他成功的抢到了第一排。
一百多人,一个宽敞的教室勉强坐得下,这里一般是方中通方司业用来讲授数学课的地方。
身后有一块巨大的黑板,以及用石灰做成的粉笔。
据说这东西也是天子制造的。
关于天子的种种神奇事迹,大家听了无数遍,已经如数家珍,自然知道什么水泥,热气球都是天子做的。
所以对于天子发明这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
朱肆一出现,学子纷纷山呼海啸的喊万岁。
前来旁听的王夫之还有邓士廉等人坐在两侧也略微有些忐忑。
方中通则没那么在意,天子的数学功底他是有一定了解的,绝对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王锡阐在一旁也是心情复杂,昨日天子虽然呵斥他,但并没有轻慢于他,这四品的博士还是照常授予,也通过方中通了解到了天子的数学水平。
但是这清账,可不仅仅是计算快慢的问题,这种专业性极强的东西,可不好忽悠。
王锡阐此时在盘算着万一天子说错了,他该如此补救的预案。
朱肆没有多说,这里是课堂,不是动员的现场。
他今天只想将科学的精神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要将严谨的治学学风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让他们意识到天子是如何看中专业技能,是如何厌恶夸夸其谈的。
“今日只有师生,没有君臣,你们以师礼见我便可。”
王夫之在一旁听后,觉得这话虽然谦虚,但也十分的狂妄。
“这里有一份今年辰州府、镇西所秋税的台账记录,伱们现在提笔计算一下结余。”
说完朱肆便让身旁的侍卫将试卷发下,并且每人发了一个算盘。
学子们见状纷纷傻眼了,没想到这一上来就是考试,那些苦心准备的马屁话算是白想了。
但转念一想,这是否意味着今日胜出者能够得到奖赏。
一想到这里,大家纷纷摩拳擦掌。
“用阿拉伯数字!”朱肆在一旁嘱咐道。
有了这三天的熟悉,大家对于阿拉伯数字运用已经上路了,自然不惧。
噼里啪啦,课堂上顿时响声一片。
这段台账只是随意节选了一部分,所以一炷香,也就是两刻种的时间足够了。
朱肆拿起拿起手中台账,也开始在纸上计算起来,他没有时间,自然也不知道答案,不过半刻钟,朱肆便将账册计算完毕。
王夫之、邓士廉还有诸多学子见状,也十分的好奇,天子这是在写什么。
但无人敢上前观看,只得将疑问埋在了心里。
不到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朱肆已经清算完毕。
而现在下面的学生没有一个完成。
喜欢大明在逃天子请大家收藏:(www.haobiquge.net)大明在逃天子好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