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看出朱栴动心了,对着他循循善诱道。
“真不去?”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你若是留在大明,只能当一个普通藩王,环境远没有朝鲜那边好!”
朱栴闻言坚定的摇摇头道。
“父皇,儿臣死也要死在大明!”
老朱闻言失望的靠在椅背上,目光森严的看向其他儿子。
“你们也没人愿意去吗?”
其他人闻言齐刷刷的摇头。
“不去!”
“我们跟十六哥一样,死也要死在大明!”
老朱见他们这么说,气得抓起一个碗就砸了下去。
“滚!”
“都给咱滚!”
“今天谁都不许吃饭,都给咱饿着!”
众人听到老朱说“滚”,当场灰溜溜的跑掉,很快偏殿里就剩下朱允熥和老朱这对爷孙了。
安静的偏殿里,老朱的胸膛剧烈起伏着。
此时此刻,老朱有点无颜面对大孙。
他原本自己封出去的藩王,是能为大明开疆拓土,戍守边疆的。
现在一看,自己封的这些藩王,好像除了趴在大明这条巨龙的身体上喝血、吃肉,就干不出什么好事了。
“大孙,要不咱把所有藩王都撤了?”
朱允熥闻言暗暗翻了个白眼。
“皇爷爷,您不会是在考验我呢吧?”
老朱闻言尴尬的红了脸,气恼的骂道。
“你个逆孙就不能配合一下,替你那些王叔说几句好话?”
朱允熥哈哈一笑道。
“我才不呢!”
“我早就知道他们什么德行,指望他们替我守卫边疆,还不如指望一群猪!”
老朱听到这话气得肺管子都炸了,看到桌子上有馒头,当场抓起几个朝着逆孙砸过来。
“会不会说话?”
“不会说话就别说,没人拿你当哑巴!”
朱允熥笑嘻嘻地躲过馒头袭击,接住最后一个馒头,慢条斯理地吃起来。
老朱坐在一旁暗暗生了会气,见大孙也不来哄自己,只顾着吭哧吭哧吃饭,气得他也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
两人吃了一会儿,老朱见大孙还不吭声,顿时有点撑不住了。
“大孙,你看这事咋办?”
“还能咋办,你儿子不愿意去,我弟弟也不愿意去,只能把李成桂送回去喽!”
老朱不甘心的问道。
“就这么送回去,是不是有点可惜了?”
朱允熥无奈地耸耸肩。
“您有更好的办法吗?”
老朱闻言也是一阵头疼,好好的一个开疆拓土的机会,就被自己这群逆子给放弃了。
正在老朱要无奈的接受这个事实时,他突然想到一个人。
“对了大孙,你有多久没跟朱植那个逆子联系了?”
“朱植啊,我们前几天还通信来着,据说他现在当知府当得挺起劲的……”
朱允熥说到这儿,眼前也是一亮。
“皇爷爷,您的意思是让朱植去?”
老朱笑着点点头道。
“对呀!”
“朱植本来就是封的辽王,广宁那地界连个像样的城池都没有,辽王宫也迟迟没建起来。”
“如果让朱植去朝鲜,王宫、城池都是现成的,朱植肯定乐意!”
“朱植能愿意吗?”
老朱自信满满的道。
“你放心,他肯定乐意。你跟他说,他要是不愿意去,咱也不给他盖王宫了,让他去辽东睡帐篷!”
朱允熥想了想,觉得这事还真有戏,朱植最耽于享受,没准真能同意去朝鲜当王。
“好吧!”
“正好我这两天要去松江府,察看今年市舶司的工作进展,到时候顺便去绍兴看看朱植,问问他的意见。”
老朱闻言冷哼一声道。
“惯他毛病,就说是咱的旨意,谅他也不敢抗旨!”
朱允熥闻言将身前的汤盆往老朱那边推了推。
“皇爷爷您多喝点汤!”
老朱笑呵呵的端起饭碗去盛汤,可盛了一半顿时意识到不对劲。
“你啥意思?”
“可是嫌咱话多?”
朱允熥笑呵呵的解释道。
“不是!”
“孙儿是觉得您老口气太大,让您喝口汤压压……”
“逆孙!”
第二天,朱允熥启程去了松江府,老朱也顺理成章地“病了”,无限期延迟对朝鲜君臣的接见。
这让满朝文武非常困惑,鸿胪寺卿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朝鲜君臣了。
如果大明还承认朝鲜的藩属国地位,那就该以郡王之礼对待。如果大明想吞并朝鲜,那朝鲜国王必然要降为公爵,或者直接秘密处死。
在鸿胪寺卿迷茫之时,礼部尚书齐泰,兵部尚书唐铎也在暗戳戳地讨论。
“听说有人谏言,让皇子皇孙去镇守朝鲜?”
“是有这个传闻,据说是原文华殿的一个伴读谏言的,陛下和皇太孙都颇为意动。”
“只是皇子们都不愿意去,嫌朝鲜那地方太远。”
齐泰闻言暗暗咋舌道。
“确实有点远,也难怪皇子们不愿意去。而且在法理上也不合适,会让其他藩属国人人自危。”
唐铎闻言苦笑着摇摇头道。
“你以为只是法理上的事?”
“据兵部的奏报,朝鲜国王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已经在朝鲜自立为王,并且从边境抽回十几万军队守卫都城!”
“大明若是强行派遣皇子就藩,必然会有一场恶战。如果打赢了还好说,要是一不小心打输了,损兵折将不说,更是折损大明的威严,让其他小国耻笑!”
唐毲说到这儿,幽幽叹了口气。
“此次靖海军侥幸取胜,可不见得以后也能有这样好的机会喽!”
两人的讨论只是个缩影,事实上大明很多官员都不看好让皇子就藩朝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